天津SEW减速机和国内减速机的差距及原因
1.减速机基础件的差距
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,我国通用齿轮减速机的主要技术差距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1.在减速机的承载能力方面,SEW 公司在同样(或基本接近)的中心距上,2004 年样本的额定功率比 1996 年样本提高 10~20%,2008 年样本又比 2004 年样本提高了约 20%。而中国仍然大量使用的 TB/T050—3 和 ABJ19004—88 额定功率减速机,仅与 1996 年德国 SEW 样本相当,而且差距越来越大。除了一小部分公司,样本的承载能力上同国外公司的产品大致在同一水平线上。技术的成熟和质量控制水平的稳定是提高承载能力提高的主要原因。
2.在产品的制造成本方面,根据 2006 年德国德雷斯顿装备上国际会议上的一项研究记录,联轴器轴套的生产量当由 1 个单位增加 20 个时,制造成本的变化是:小型零件(0.65 千克,Φ200mm)成本会降至 70%,中等零件(20 公斤,Φ600mm)成本会降至 50%。
3.在减少噪音的处理方面,许多外国公司都采用高精度锥齿轮磨齿(20 世纪 80 年代以前锥齿在渗碳淬火后通常不磨齿,只是对研跑合,成对使用),对齿轮进行修行,增加接触比,改变箱体结构和其他措施,减少噪音。按汉森公司的标准,80 年代的 P4 噪声比 70 年代的 HPP 降低了 3.5~8DB(A)。
4.国际标准组织开始开发技术齿轮的标准 ISO9000 的制定,进一步促使减速机行业行为规范,加快了新技术的创新发展。与此相反,我国的减速机工业发展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。因此,中国的工业企业应重视相同的减速机产品,推动行业标准,提高减速机质量。
2.减速机部件差距的主要原因
1.厂商的资金不足,生产设备加工精度低。我国机器零部件产业底子薄,基础差,而科学和技术又发展缓慢,对于减速机机行业引进、合作、合资和快速发展的需求不能适应,导致市场占有率低。
2.企业的专业化程度低,标准化程度低,重叠现象严重,经济效益低。在国家经济大发展时期,增加了厂商的基本部件的数量,但相对来说,企业和技术建立所需的资金投资较小,产业成为一种低层次的重复建设,不能形成规模效益。
3.研究和开发环节薄弱,技术革新缓慢,投资不足。
4.目前,虽然有许多高校和科研进行相关工作,取得了很多理论研究成果,专利、论文等具有很高的水平,但不能与实际生产很好的结合,由技术转化成产品的时间很长,甚至不能,造成技术架空。
关于更多天津sew减速机方面的信息请关注http://www.shyingsai.com/。